2025年09月22日
2020年9月22日,我国首次提出“双碳”目标;5年来,我国高质量发展“绿”意更浓。中国资环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在践行国家“双碳”目标中扛牢责任担当,培育“双碳”赛道核心竞争力,打造循环经济新增长极。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资环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上的生动实践吧。
资环链金培育绿色工厂
资环链金不断完善再生钢铁原料绿色制造体系,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7家。工厂分布式光伏总装机容量超41.95兆瓦,大幅减少能耗。每使用一吨来自资环链金绿色工厂的再生钢铁原料,就可以节约原料铁矿石约1.7吨、节约能源约350千克标准煤,减少1.6吨二氧化碳排放。发布全球首个金属废料回收服务产品种类规则和全国首份再生钢铁原料环境产品声明,主动披露相关产品环境绩效信息,为碳资产、碳足迹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资环绿投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基地
资环绿投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今年8月,我国首个资源循环领域示范基地在津试运行。示范基地全面融入资源循环、能源循环、数字循环、资产循环发展理念,增强绿色能源供给,充分依托电池资产和调度平台提供智慧能源服务;探索碳足迹、碳交易,驱动实现“双碳”目标;聚集循环经济链路产业,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广泛应用退役风机叶片、再生混凝土、再生纤维等再生产品、再生材料,将更多的低碳元素融入到生产生活场景中。
资环电池供应绿色电池原材料
资环电池不断提升电池原材料绿色水平,助力降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碳足迹。9月3日,向客户顺利交付首批绿色低碳电池级碳酸锂产品,纯度达99.7%以上,单吨碳排放强度较传统工艺降低20%。依托“退役电池拆解—破碎打粉—优先提锂”全链条技术创新,实现有价金属清洁高效回收与高值化利用。该批碳酸锂将定向用于绿色电芯生产,并投用至资环电池换电应用场景,形成“退役回收—材料再生—终端应用”的产业生态闭环。
资环绿纤强化再生产品供给
资环绿纤不断强化再生产品供给,推动实现减碳目标。打造“互联网+回收+分拣中心”的废纺回收模式,每年推出超8000款绿色服装设计方案,打造42款生态个人防护产品。针对水泥行业低碳替代能源需求,将废旧工服制成适合水泥行业使用特性的RDF破碎能量产品,为水泥行业开辟了节能降碳与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路径。经实践验证,1吨破碎纺织品可替代0.85吨标准煤,减少约1.87吨二氧化碳排放。
资环电子畅通绿色供应链
资环电子深耕“手机3C”等战略赛道,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规模化的绿色循环供应链模式,打造手机安全回收绿色供应链平台。联合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构建绿色物流链条,实现了资环电子“芯碎无忧”小程序与中国邮政数智化平台的数据共享、联动运行,显著提升了废旧手机回收处理效率。据统计,资环电子手机安全回收处置项目已累计实现碳减排57.8吨。
资环塑料全链条治理“白色污染”
资环塑料持续深化“双碳”探索实践,开展“白色污染”全链条治理。绘制“资源地图”,掌握生活垃圾、农业塑料等分布信息。综合采用物理循环、化学循环、生物循环等方式进行高值化利用,减少废塑料的焚烧,实现“过程降碳”。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易降解易再生塑料,破解废塑料“难降解、难回收”问题,实现“源头降碳”。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000万吨废塑料采用填埋或焚烧处理,资环塑料新模式、新技术推广应用后,将有效提高废塑料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大幅减少碳排放。
中国资环作为循环经济领域的“国家队”,将始终聚焦主责主业,把准功能定位,探寻发展与安全、发展与保护的最优解,为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与碳达峰碳中和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任务持续贡献资源循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