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2日
2024年11月27日,以原华润环保研究院和润扬公司为主体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以下简称“中国资环”或“集团”)电子电器循环利用板块工作机构成立,既是两家深耕环保领域多年的企业向电子电器循环利用这一全新赛道转型的标志,也成为中国资环电子电器公司(以下简称“资环电子”)开始孵化的起点。
面对转型,员工们虽有心理准备,却仍难掩忐忑。岗位分工被打破,熟悉的工作模式成为过去式,大家毅然走出“舒适圈”,以从头再来的勇气迎接挑战。
跨界攻坚实践蹚出转型路
创业之路,始于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项目。电子电器板块工作机构刚成立,就接到集团部署的专项任务——打通手机安全回收、流转、处置链条。对于长期从事环保工程的团队成员而言,废旧手机循环利用是个陌生领域。磨刀不误砍柴工,电子电器循环利用板块工作机构迅速成立四个调研组,马不停蹄地赶赴二手市场、拆解园区、行业协会,开展深入调研。
在中国“电子第一街”——深圳华强北,调研组挨家挨户“扫楼”,被商户误认成“进货老板”。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汕头贵屿,他们化身“冶金学徒”,反复观摩火法冶炼电路板工艺,探寻废旧手机高值化利用的末端熔炼处置方法。通过调研,进一步摸清了行业底数,为后续业务开展筑牢了根基。
11月30日,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专项任务党员先锋队正式成立,项目全面进入48天建设攻坚期。
工程管理专家喻友明成了 “多面手”,常常拿着设计图纸和装饰样材琢磨手机处置车间装修,“灰白墙面更显科技感”“玻璃墙让车间更通透” 成了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收尾阶段,他又当起 “保洁员”,一遍遍打扫车间,盯着每个参观者都穿上鞋套,生怕弄脏了他宝贵的工作成果。
精益管理专家崔爱勇当起了车间“视觉设计师”,从标识标牌到文化墙,每一处设计都要过他的“法眼”。为呈现最佳效果,他同时对接五六家广告商打磨细节,常常忙到凌晨。“要让项目透着咱中国资环的精气神。”他的较真,让项目现场一天一个新模样。
项目现场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负责手机安全处置的同事也没闲着。2025年1月,物流和上门处置小队队长戍万松和团队成员张圆祥、余宏飞带着刚开发出的培训课程,辗转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当起了培训讲师。两天三地往返,春城暖阳、京津严寒和汕头海风无缝切换,他们用“空中飞人”般的奔波,确保上门销毁服务团队能随时上岗。
1月18日,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项目试运行启动仪式在天津、汕头两地同步举办。润扬公司的刘文婷和华润环保办公室的曾培伟化身“电视导播”,通过视频连线保障启动仪式顺利举行,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项目正式开通试运行。
项目结束试运行后,开始面向全国省会城市开展试点,业务订单量顿时猛增。水务工程师秦舒浩、档案管理员方淑敏临时上线当起客服话务员。“电话接到手软,问答库永远赶不上用户的新问题。”他们感慨着热线客服工作的不易。
“2分钟拆一部手机,这不是基操吗?”手机处置车间里,托管企业汕头公司技术员王元林炫耀着他的“副业本领”——“手机拆解师”技能已被他练得炉火纯青。拆解过程在小程序上全程可视,让用户彻底放下了数据泄露的顾虑。
精研细思加速孵化新公司
2025年年初,中国资环成立电子电器回收再利用专班,核心任务便是加速孵化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资环电子”)。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成为摆在团队面前的“必答题”。来自托管企业博源环保的年轻技术员李小刚、陈湃与同事们组成编制组,像“研究生”般沉下心,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数据、每一段分析。
“三点交材料,就不会拖延到四点”——文稿组组长李玉婷雷厉风行。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可研报告的临时文件名,从起初的按日做前缀,演变到后期的按小时、分钟命名,一天可以迭代十几个版本。
手机安全回收处置专项任务中的“视觉设计师”崔爱勇,以“论坛主持人”的身份再次亮相登场,组织“头脑风暴”、梳理报告思路、汇总研究成果,把思维导图铺满了整个会议室大屏。一次次思想碰撞的会议过后,崔爱勇竟然发掘出了会议室电子屏的全部隐藏功能。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报告编制即将接近尾声,能够提前达成汇报节点时,调研归来的“业务导师”张建向大家迎面泼来一盆冷水。此前编制组成员埋头写报告的同时,张建已兵分两路率队下园区、访企业、看工厂,开展市场调研。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冷水”不冷,是热腾腾的详实调研成果。面对张建带回来的最新资料,此前数十次迭代的可研报告几乎成为一堆废纸。“推倒重来是为了更贴合市场,答好创新考题。”团队毫无怨言,锚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方向,重新编写报告。
报告定稿次日,电子电器回收再利用专班组织大家到深圳坪山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先烈精神的感召下,主题党日活动成了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连续一个多月“两点一线”奋战的团队成员终于呼吸到郊外的新鲜空气,为这份凝聚心血的报告画上圆满的句号。
4月18日清晨,公司律师陈利榕早早守候在福田区行政服务中心,取回资环电子的营业执照。这张“出生证”,标志着企业正式踏上展业兴业的新征程。
转型升级奋力奔向新赛道
资环电子的展业起步阶段,既要妥善退出存量业务,又要全力开拓增量业务。在万里长征的起跑线上,资环电子每一位奋斗者都蓄势待发。
公司成立后,很快迎来战略规划的关键期——这同样是一个时间紧迫、工作量庞大的任务。财务岗出身的单之莹第一次参与战略规划编制工作,临近汇报日,她和两位“战友”以“三班倒”模式发起冲刺,接力完成报告编制。资环电子“手机3C”、电器全生命周期业务、电子战略金属三大战略赛道正式定型。
为了推动资环电子在三大展业赛道取得突破,市场开发负责人张建在全国各地连轴出差,家仿佛安在了行李箱上,成了同事们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张建也是一位思维活跃的“金点子”,在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他策划的“手机安全回收焕新+”活动,为“手机3C”业务推广打开新局面。如今,他又奔波于各大电器厂商间“扫货”,全力促合作、控货源。
环保工程师吴晗也在业务开拓过程中跨界做起了“资产估值师”,起步阶段隔行如隔山的困难让他心有余悸。在初次上门为一家大型企业做电器设备资产处置评估服务时,他带的便携电子秤根本派不上用场——资产估值并不是想象中的论重计价!汗颜的吴晗始终没有掏出那把电子秤。改行不改本色,吴晗没有放下爱钻研的基本功。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设备资产估值吃熟吃透。通过埋头读书查资料、请教专家、上网课,他终于摸索出一套设备资产估值方法论,成功收获回收业务首单。
佘肖伟是一名固废工程师。随着华润环保研究院的业务转型,他负责的惠州餐厨废物处置项目成了需要退出的存量业务。虽然盼望着早日踏上资环电子的新赛道,但佘肖伟对惠州餐厨项目的收尾仍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要为奋斗过的地方画个圆满句号。”6月底,项目顺利移交后,佘肖伟重整行装投入到电子战略金属赛道的市场开拓工作中。
朝来暮去,展业不息;步履匆匆,但也从容。资环电子的创业者们此时此刻正奋战在天南海北各个岗位上,抓牢主责、做实主业,奋力书写着下一章更加精彩、更加动人的展业故事,同向发力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