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先锋队” 种好“示范田”丨 示范基地项目党员先锋队挺膺担当提质效

2025年08月11日

  连日来,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中国资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项目正全面推进。面对建成“全球首个零碳港口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艰巨任务,项目在启动之初,就迅速组建一支在党建引领、技术指导、质量把控、安全管理等方面攻坚克难的党员先锋队,把党旗立在项目攻坚的最前线,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奋进力量,推动示范基地建设跑出“加速度”。

  坚持挂图作战,使命担当、压茬推进

  示范基地项目作为集团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首创性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肩负着创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使命,将打造成为集团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重要窗口,为全球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使命重大,责任艰巨。400亩产业用地,涉及10.8万平方米的厂房改造、新能源开发、智慧系统搭建等多重复杂工程......对这支新组建的队伍而言,无疑是一场硬碰硬的考验。

  “干成一件事,自豪一辈子!”这句掷地有声的承诺,高悬于基地的显眼位置,也是每位党员先锋队队员时刻激励自己、要求自己的铮铮誓言。他们坚持“晨会+日清会”工作机制,将项目中的64个关键节点和647个子节点精心绘制成“作战图”,紧盯节点、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压实责任、攻坚克难,有序推动项目实施。

  坚持创新突破,协同推进、攻坚克难

  为探索形成循环经济可推广的模式范本,党员先锋队队员们打破常规,重构流程,强化创新,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任务高质量完成。

  “面对艰巨任务,唯有创新方能破局。”党员先锋队队员杨永赓感触深刻,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项目团队将传统采购中“准备—设计—施工—采购”的串联流程改为并行操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能。针对工序并行后成倍增加的工作量,队员们攻坚克难,反复推演每个关键节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各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为项目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点多面广的交叉作业,党员先锋队队员宋佳彪既要高效管理现场,又要积极协助各单位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为有效降低沟通协调成本,他带头搭建了“可视化管理体系”,确保方案更新、设备到场、工序调整等信息能够实时反馈至参建各方,成功疏通了信息流通的“堵点”。在处理厂房立柱加固和产线作业冲突时,他提出“先吊顶、后改造”的创新工艺思路,大幅提升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坚持精益求精,严慎细实、高质高效

  每一个小数点后面,都是真金白银。走进项目办公室,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块被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覆盖的白板,上面记录了技术团队在第五轮成本优化“头脑风暴”中凝结的智慧成果,对变压器容量配置、电缆走向优化等23个关键环节进行了精准测算,累计节省建设成本15%,这些资金又被投入到环保技术改造环节,形成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

  “光伏装机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关键在于精细核算经济账、环保账、长远账。”党员先锋队队员喻友明指着墙上复杂的能源系统图详细解释道。他带领团队对装机容量、消纳比例、并网条件等12项关键参数进行了反复推演,前后修改方案20余次,综合考量峰谷电价政策和运维成本分析,最终将光伏规模从初始设计的6兆瓦优化至3.8兆瓦,确保电力消纳效率最大化,推动光伏系统总投资降低了15.4%,系统运行效率提升了30%。

  在党员先锋队队员马立杰的电脑里保存着一份特殊的“施工日志”,详细记录着从传统“流水施工”到创新“三纵三横穿插施工”的每一个细节。他引入“模块化施工”理念,将复杂工序分解为独立模块并行推进,有效解决了厂房加固、产线安装以及光伏、景观、能源站等多方交叉作业的难题,推动产线安装效率提升了40%以上,实现成本和效益的双赢。

  精细化管理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团队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这份执着,让项目在高效与环保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诠释了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示范基地的建设中,党员先锋队队员们始终践行“攻坚克难、模范先行”的责任担当,面对困难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带领职工群众圆满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定位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大道7号
网址:www.crrg.com.cn资环网群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2025030565号-2
扫码关注公众号